乙肝
也是一種性傳播疾病
目錄 01簡介 02傳播方式 03疾病癥狀 04體表癥狀參考圖譜 05嶺南提供的檢測方法 06治療方法 07預防措施
01
—
簡介
病毒性肝炎在中國傳染病界是毫無疑問的王者,無論是龐大的感染者數量(過億),還是每年的新增感染人數,讓其它傳染病都只能望其項背。
肝炎病毒是個不大的家族,成員分別是甲、乙、丙、丁、戊。而我們今天要談的主要是老二(乙肝)。并不是其它幾兄弟不重要,而是因為某些原因,它們的影響不至于過份糟糕(例如甲肝,因為它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消化道,許多研究都指向,男同群體甲型肝炎的感染率非常高,但甲肝也容易徹底治愈),另外我們在另一篇中也會講到老三(丙肝)。
乙肝(HBV)全稱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DNA病毒,屬于嗜肝DNA病毒科)。根據目前所知,HBV只對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發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
乙肝在我們國家有著“中國第一病”的惡名,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有感染者存在。在1992年,我們國家做了一次大規模的乙肝篩查,發現當時1~29歲的人群中乙肝感染率高達9.75%(高于世界衛生組織8%高感染區的標準),估計感染者總數為1.2億,占到全球當時感染者總數的1/3。這是一個不堪回首的時代,筆者當時作為一個小學生,親眼目睹了一些同學父母由乙型肝炎導致肝硬化,最終導致肝癌而被奪走生命的悲痛經歷。而這些同學也在漫長的時間里因大家對乙肝的恐懼而被疏遠甚至是歧視。
90年代后,隨著醫療條件的大幅改善(使用一次性器械、新生兒免費疫苗接種、有效的母嬰阻斷),疫情得到極大改善(2014年,中國疾控對1~29歲人群的調查中,1~4歲的感染率0.32%,5~14歲為0.94,15~29歲為4.38%)。
這樣看起來似乎乙肝也沒啥好擔心的了。是這樣嗎?
不是!!!隨著曾經主要傳播途徑的切斷(針具之類),性傳播正由原來不起眼的一種傳播途徑變成乙肝感染的重要途徑。
注意了,特別是男同群體(這可不是我說的),近幾年不同研究結果顯示,男同人群乙肝感染率從7.7%,15.4%到26.5%不等[2-4]。這種情況其實和HIV在男同群體中的流行情況類似。所以大家下面要認真看了。
乙肝病毒結構
02
—
乙肝的傳播方式
傳 染 源 ??:攜帶乙肝病毒的人(乙肝病毒也能感染其他一些靈長類動物,但因為傳播方式的局限和人類沒什么關系)
主要途徑??:乙肝的傳播途徑與艾滋幾乎同出一轍。但在中國造成大量感染的主要途徑卻有著特別的時代烙?。?/span>
①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中國有1/4的乙肝感染者是經由不安全的注射(90年代以前共用接種疫苗針具等)而受到感染。
②另外有超過30%的感染者是因為母嬰傳播(90年代以前因為婚檢和孕檢缺席等因素,導致女性感染者在懷孕的過程中傳染給了孩子)。
③性行為在乙肝的傳播中扮演著越來越主要的角色,特別是在性活躍群體和性少數群體中。
次要途徑??:血液傳播(例如獻血—輸血流程,因為血液檢查,這個途徑造成的感染已經非常稀少)和醫源性感染(例如齒科,也因為一次性醫療器械的普及變得非常稀少)。
非 途 徑 ?:和艾滋一樣,日常的生活接觸和蚊蟲叮咬都不會傳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以及美國疾控中心資料來看,乙肝病毒(HBV)不通過污染的食物和水、共用餐具、哺乳、擁抱、親吻、握手、咳嗽、噴嚏傳播。
03
—
乙型肝炎的癥狀
1、乙型肝炎攜帶者
肝臟是我們身體中最重要的代謝器官,它將食物中的成分進行有效地轉化以供我們使用,也把對我們有害的物質轉化為易于排除體外的形式(俗稱解毒)。
當一個人感染感染乙肝病毒后,不一定就會出現不適的癥狀,這一種情況的感染者我們通常稱之為乙肝攜帶者,他的特點是我們通過乙肝兩對半的檢測或是病毒載量的檢測都能發現此人已感染,但是他的肝功能卻是正常的(就是我通常說的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醫院幾十塊錢查肝功能就主要是看這些),通俗的說法就是肝臟沒有發炎,沒有炎癥(如果發炎,放在這里的意思就是肝細胞正在一個接一個的死亡)。乙肝攜帶者實際上又分了兩種,其中一種比較好的又叫做非活動性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顧名思義就是這種攜帶者體內病毒處于休眠狀態。它和另一種的主要區別在于病毒載量查不到(和HIV病毒載量查不到是一樣一樣的意思)。
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如果不幸走出了潛伏期,那就不再是攜帶者,而是一名肝炎患者,這個時候由于肝細胞不斷受損死亡,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受到極大的破壞。于是出現以下癥狀:
①疲乏:容易疲倦、無活力。
②胃口差厭油:既往喜歡吃的食物,現在也沒了胃口。聞到油煙味,有惡心反酸感。
③黃疸、尿色黃:身面發黃,眼白發黃(虹膜因為與膽紅素結合能力最高,所以容易看出黃染),尿黃(與其它藥物性、食物性黃疸鑒別點)。
④肝區不適感:肝臟在右側肋骨下緣的里面,具體位置可見下圖??筛杏X脹脹的或不舒服的感覺,一般不會是痛感(肝區不適往往并非肝臟的原因,所以毋需緊張,可前往醫院檢查是否是膽囊和消化道的原因)。
肝 區 ⑤肝脾大:由于炎癥、充血、水腫、膽汁淤積,患者常有肝大。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臟無明顯腫大,門靜脈高壓時,脾臟淤血,可引起脾大。 ⑥肝纖維化:慢性乙肝炎癥長期不愈,反復發作,肝內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對或絕對不足,大量細胞外基質沉積下來形成肝纖維化。如果肝纖維化同時伴肝小葉結構的破壞(肝再生結節),則稱為肝硬化。臨床上難以將兩者截然分開,慢性肝病由肝纖維化到肝硬化是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 04 — 體表癥狀參考圖譜 以下癥狀應重視,進一步檢測 1、蜘蛛痣 蜘蛛痣是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支性擴張,由一個中心小血管向周圍放射出許多細小血管,形似蜘蛛網狀,故名蜘蛛痣。由于肝病導致雌激素紊亂導致。 蜘蛛痣多見于面部、頸部、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部位,數目不等,大小不一,直徑可小到帽針頭,大到數厘米以上,若用細尖硬物如針尖或牙簽壓迫蜘蛛痣的中心,其輻射狀小血管網即褪色,放開后立即恢復原狀。 2、肝掌 肝掌的形態特點表現為患者雙手掌的兩側邊緣(醫學上稱為大、小魚際)及手指掌面出現紅色斑點、斑塊,加壓后褪色,放松后又立即恢復原狀,且長期存在,有的患者在腳底也可見有此種現象。 3、鞏膜黃染 由于血液中膽紅素升高,致使皮膚黏膜變黃,早期或輕微時見于鞏膜,較明顯時才見于皮膚。
05
—
嶺南提供的檢測方法
??方法:目前嶺南伙伴提供的檢測方法主要有三種:
1、乙肝兩對半檢測,這是目前用于判斷是否感染乙肝的既便捷又準確的方法,同時兩對半定量(不僅顯示陰陽,還有數值)檢測也是判斷是否需要補種疫苗的方法;
2、核酸檢測,主要用于判斷感染者體內病毒活躍程度和傳染性,也用于判斷患者的治療終點;
3、病毒基因分型檢測,此檢測主要用于指導感染者治療用藥。
如有需要可在文末預約(本服務暫時只在廣州本地提供)。
??建議:如未感染可每年定期檢測一次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重在判斷疫苗帶來的抗體是否還在發揮作用。如果已經感染則應該通過核酸檢測監測自身體內的病毒活躍情況??稍跈z測HIV時順便檢測。如發現感染,嶺南伙伴會幫助患者轉介至當地友好醫生進行治療。
06
—
治療方法
常識??:乙肝理論上和艾滋一樣不能徹底治愈。但實際中有全部現癥檢測指標都轉陰的案例(比較少)。另外,乙肝疫苗并不是接種后就能終生有效,數年后有必要接受抗體定量檢測(兩對半定量檢測)來判斷是否需要補種疫苗。
用藥??:抗病毒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式,如使用干擾素,核苷酸類似物藥物[1]等。具體請遵醫囑。
治愈標準??:一般指臨床治愈(停藥后,肝功能恢復正常,病毒載量查不到,乙肝表面抗原轉陰)和基本治愈(在持續的抗病毒治療過程中,病毒進入休眠狀態,類似于艾滋的病載查不出)。
冷 知 識??:為什么難以治愈?乙肝病毒是DNA病毒,其生命周期在入侵肝細胞的細胞核時,會在細胞核內形成cccDNA(共價閉合環狀DNA,這個遺傳物質躲在了人體的正常細胞內部,藥物很難起作用)。如果要等它自然死亡,而其半衰期又非常長,很難從體內清除,因此即使治療乙肝達到了臨床治愈,cccDNA也無法完全清除,那么它就還可以再復制產生新的病毒。
07
—
預防措施
1、乙肝疫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注射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體水平會逐年下降,維持時間則因人而異,有某些資料表明,有效期為5年,但也有達10年以上的。但只要表面抗體仍然存在,則證明免疫能力依舊。如果抗體消失,那么應該再次接種乙肝疫苗。
2、涉及接觸血液的工具注意分辨是否為一次性
3、正確使用安全套
4、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 (HBIG) 可以用于乙肝的暴露后預防,類似于艾滋病的緊急阻斷。但是并沒有專門針對丙肝的暴露后預防藥物[1]
08
—
預約檢測(嶺南現已提供本服務)
點擊下方預約按鈕可查看檢測服務詳細說明(包括時間、地點、檢測方式等)。如發現感染,嶺南伙伴會幫助患者轉介至當地友好醫生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1]美國CDC https://www.cdc.gov/std/tg2015/emerging.htm
??
Warm & Reliable